<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jīng)濟作物 » 正文

    桑園間種牧草效益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1-13
    核心提示:利用冬春桑園的地力及光能種草養(yǎng)鵝,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農民增收致富在養(yǎng)蠶之外又創(chuàng)出了一條新路子。

    利用冬春桑園的地力及光能種草養(yǎng)鵝,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農民增收致富在養(yǎng)蠶之外又創(chuàng)出了一條新路子。

    一、選擇良種。不同種類的牧草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和適應性。適宜桑園種植養(yǎng)鵝的牧草主要有:多花黑麥草、紫云英、紫花苜蓿等。此類牧草生長快、產量高、營養(yǎng)價值高、對鵝適口性好、增肥改土效果顯著。

    二、適期播種。適時條播,能充分利用光照,使牧草迅速生長,安全越冬,為牧草高產優(yōu)質打下良好基礎。桑園種草最佳時間在桑葉采收結束后,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條播。在桑樹行間播2-3行,每行播幅14厘米左右,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

    三、"騰田"讓茬。在不影響桑樹生長的情況下,盡可能擴大牧草生長空間,增強光照,促進牧草快速生長,因此,一要采用條桑育飼養(yǎng)晚秋蠶,二要適當提前束枝。

    四、清溝理墑。疏通排灌溝渠,使畦溝、作業(yè)區(qū)支溝和干溝溝溝相通,保證水流暢通,達到能灌能排。

    五、補水追肥。加強肥水管理可明顯提高牧草產量。播種前要深翻土壤25厘米左右,同時下足基肥,每畝撒施農家土雜肥2000公斤、碳酸氫銨2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整地時耕入土內,平整后播種,播種后覆土2厘米厚,并適當灌溉,保持土壤15天左右的潮濕,齊苗后三葉期和分蘗期各追施1次肥,以后每刈割1次追施1次肥,每次每畝施尿素10公斤,每次追肥后需視天氣情況酌情補水。

    六、及時刈割。為保證牧草鮮嫩多汁,提高其利用率,防止纖維木質化,應及時刈割。當牧草長到30厘米高時,即可進行第一次刈割,刈割的牧草可直接喂鵝。以后每隔25-30天刈割1次并注意留茬5-10厘米高,以利再生。

    七、割草埋青。適時埋青,可提高鮮草產量和肥效。江浙地區(qū)一般在4月中下旬收割牧草,散失部分水分后埋在15厘米深處,不使露頭。埋青時可加入鮮草重量的3-5%的石灰中和有機酸,或加入少量人糞尿補充氮素。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桑園 間種 牧草 效益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579 second(s), 351 queries, Memory 1.8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