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庭院養鱔有高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9
      一、 鱔池的建造
        鱔池應建在水源好,交通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池深0.8-1米,其中地面以下50-70厘米,池壁用磚砌并用水泥溝縫,池底用水泥抹面,在池壁地面與地下交界處(離池底30厘米,留1個出水口,離池底60厘米處再留1個出口,以防大雨時水漫溢,出水口處用細密鐵絲網擋好,池上搭遮陽棚。

        二、 鱔池的處理
        1、 脫堿,新建水泥池必須脫堿,否則鱔魚會受堿害而死亡,脫堿方法:將池灌滿水,按每立方米水加過磷酸鈣1公斤浸泡2天,脫堿處理后,池水可先放幾條小魚試養1-2天,若無不良反應才能放養鱔苗。

        2、 填池池脫堿后,在池底填鋪30厘米厚含有機質較多的粘土或漚制泥土,并在土上放些小石塊、磚頭等物,適量放養河蚌、螺螄,種些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遮陽降溫,供鱔魚潛伏棲息。

        3、 清池,在投放鱔魚苗的10天前對池進行消毒,1周后再注入新水,保持水深10-15厘米,用PH試紙測試,當池水PH試紙測試,當池水PH值為7-8時才能投放鱔魚。

        三、 鱔魚苗種的放養
        放養的鱔魚苗要規格整齊,體表有黃褐色大斑點,健壯,無病無傷。一般每平方米放養每條重50克的鱔魚5公斤,在入池前,要用3%的食鹽水對鱔魚苗浸洗消毒。

        四、 飼養管理
        a) 喂料以投喂動物內臟、蚯蚓、螺螄、河蚌等飼料為主,輔助投喂1-2次,日投喂量為池鱔體重的4%-6%,以后根據吃食情況合理調整。
        b) 水質管理 平均每4-7天換1次水,夏秋高溫季節每2-3天換1次水,并適當注入部分井水降溫,將水溫控制在20℃以下。
        c) 防治疾病堅持對鱔池、鱔苗飼料、養鱔工具進行嚴格消毒,進水要清新,飼料要新鮮適口。重點防治腐皮病、水霉病、發燒病。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3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