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夏季綜合癥誘發鰻魚嚴重死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01
    核心提示:進入夏季以來,福建省內各地養鰻池陸續發生鰻鱺脫黏、敗血等綜合性疾病,誘發鰻魚嚴重死亡,F根據我們在閩南地區現場處理的一些個案,特提出如下防治方法,供廣大鰻鱺養殖業者參考。
            進入夏季以來,福建省內各地養鰻池陸續發生鰻鱺脫黏、敗血等綜合性疾病,誘發鰻魚嚴重死亡,F根據我們在閩南地區現場處理的一些個案,特提出如下防治方法,供廣大鰻鱺養殖業者參考。

    該病發生癥狀表現

    死亡前期病鰻有明顯的脫黏或敗血癥狀。鰻魚活力減弱,大量掛在餌料臺或聚集在排污口周圍,不攝食。死亡鰻魚中脫黏癥狀不多,敗血癥狀較明顯。因后期出現脫黏或敗血癥狀的數量減少,多見紅頭或鰓部、下顎充血水腫癥狀,體表其他部位基本完好,個別腹腔充盈血水;有血塊、肝臟褪色,鰓絲變白、腫脹,有類似被水浸泡后呈現的褪色變白現象。死亡數量增加很快,死亡率較高。一口池整個發病周期在15天~20天。

    有效處理:

    鹽+中藥+抗菌素,鹽份保持在4‰~7‰即可,中藥主要有黃連、大黃、黃芩、地錦草、茵陳、五倍子等,抗菌素可選擇使用強力霉素、土霉素、氟哌酸、法拉乃司等。用藥周期需1個~2個療程,嚴重的甚至需3個~4個療程。

    需要注意:

    池水的處理。由于可能需要長時間用藥,易造成水質惡化,因此在每個用藥周期結束后,最好能大換水,保持水環境清潔。

    在高溫期,要注意水溫、水質的變化。一般應加強通風,增大水中溶氧,必要時提高用藥的水位,防止用藥期間,水溫急劇變化造成鰻魚死亡的增加。

    在發病初期,使用抗菌素也無法明顯抑制死亡發展,可以選擇溴氯海因、二氧化氯、藍天使+病毒凈等常規消毒劑先控制病情發展,如出現較大量死亡,再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處理。

    在死亡高峰期過后,必須盡早讓存塘的鰻魚攝食,以恢復體力?赏讹曀庰D,消滅鰻體內病菌。此時對水體進行消毒,有必要使用刺激性小的藥物,同時可用海中寶、多維、葡萄糖等對鰻魚進行水浴,促進鰻魚進食。

    在處理細菌的同時應注意檢查是否有鰓霉和寄生蟲病,如有,應先行處理,尤其是鰓霉必須先殺滅。否則用抗菌素時會引起鰓霉病爆發,造成大量死亡。寄生蟲如果數量不多,可暫緩處理。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