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對蝦的甲殼的加工利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3-21
    甲殼質、殼聚糖的生產工藝
        操作要點如下:
        ①在蝦殼中加入濃度為6~8%的鹽酸溶液,拌勻浸泡,經過24小時后,甲殼內的碳酸鈣在鹽酸作用下已生成氯化鈣而溶出。將軟殼撈出,用清水充分沖洗至中性。
        ②在軟殼中加入濃度為8~10%的氫氧化鈉溶液,煮沸,使蛋白質和脂肪完全分解為止。撈出用水沖洗,至無堿性反應。
        ③用0.5~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漬軟殼,氧化除去色素雜質。1小時后水洗,而后用1%重亞硫酸鈉還原漂白,1小時后水洗幾次,壓榨脫水、烘干,即得白色的甲殼質。漂白用的氧化劑還可用雙氧水,還原劑還可用1%草酸溶液或亞硫酸氫鈉溶液。
        ④用稀酸漂洗軟殼,再用稀堿進行第二次堿煮,也可起到漂白的作用。
        ⑤將甲殼質用40%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漬,保溫50~60℃,隨時攪拌。經24小時后,壓去浸漬液,在30℃溫水內清洗一次,再水洗至不含堿性,烘干,即得殼聚糖。
        如加入50%的氫氧化鈉,于140℃加熱l小時或在80~120℃處理4~5小時,也可得到脫乙酰基的殼聚糖。殼聚糖不溶于水和堿性溶液,只溶于1~2%的醋酸溶液中,形成粘稠液體。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9.899 second(s), 1084 queries, Memory 3.7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