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HACCP研討會 » 第三屆HACCP研討會 » 正文

    種植業實施HACCP的第一個關鍵控制點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30  來源:食品伙伴網
    核心提示:建立監視系統、糾正和糾正措施、相關記錄和跟蹤系統以對關鍵控制點進行有效管理,預防可能發生的危害。
      
         廣東中鑒認證有限公司  華南農業大學  廣州譽杰管理技術有限公司   珠海斗門區優地農場
     
    前言
    本課題組從去年底起,在珠海優地農場進行應用HACCP管理體系進行蔬菜(番茄)種植。在全面分析種植過程中危害蔬菜(番茄)食用安全情況的基礎上,確定七個關鍵控制點,分別為:
    CCP1 種植場所的選擇;
    CCP2 苗床的準備;
    CCP3 品種的選擇、消毒處理;
    CCP4 培養壯苗;
    CCP5 栽培管理;
    CCP6 果實采收;
    CCP7 分裝運輸與銷售。
    并分別確定各個關鍵控制點的關鍵限值。建立監視系統、糾正和糾正措施、相關記錄和跟蹤系統以對關鍵控制點進行有效管理,預防可能發生的危害。本文是針對第一個關鍵控制點——種植場地的選擇來談談本課題組的做法。
     
    一、優地農場生產基地的選擇
    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水源、土壤以及交通條件等,本課題組選擇位于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小托村,距離省道約8公里,有硬基水泥面村道通過,較為偏僻,以農業生產為主,鄰近沒有工業和礦區,也遠離居民區,面積約為50畝田的優地農場作為試驗地。該地塊數年前曾為菜地,可由于低洼,易被水浸,已經有近三年的丟荒記錄。基地東面靠山,其他各面為蝦池。基地四周建立了深和寬均為1.5米的水渠作為緩沖和蓄水帶,并在水渠邊種植了10-15米的香蕉林作為地塊與外界的綠色屏障,以防止周圍包括汽車尾氣對作物的影響。灌溉水采用山水。
    為了驗證選擇的試驗地空氣、土壤、水質的基本情況是否符合要求,本課題組請當地環保監測部門對大氣、土壤、水質進行客觀的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各項指標未超標(參照表一、表二與表三)。因此,本課題組選擇該地作為應用HACCP管理體系進行番茄種植的試驗田。
     
    二、場地選擇關鍵點的兩個顯著危害
    1. 化學性危害:土壤中的重金屬、農藥化肥超標殘留、農膜增塑劑殘留等。這些危害產生的原因:一是部分前作物選擇和管理不當帶來的殘留;二是現狀環境污染如垃圾等造成的重金屬超標。
    2.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潛在的病原菌和害蟲。 
     
    三、針對顯著危害產生的原因確定關鍵限值和監控方法
    1. 關鍵限值
    依據選地的原則,參考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農業灌溉水質標準(GB5084)、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以及作物對有害物的敏感性確立關鍵限值。
    (1) 空氣質量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依據GB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適用于農業和林業區的污染物濃度限值),見表一:
    表一                     空氣質量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
    項目
    日平均濃度
    單位
    總懸浮顆粒物
    0.50
    mg/m3
    (標準狀態)
    二氧化硫
    0.25
    氮氧化物
    0.15
    1.50
    μg/m3(標準狀態)
    氟化物
    7.0
    μg /m2.日
    (2) 灌溉水質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依據GB5084-1992農業灌溉水質標準中蔬菜水質有害物質的限值),見表二:
    表二                            灌溉水質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
    項目
    指標(mg/L)
    PH值≤
    5.5-8.5
    氯化物
    250
    氰化物
    0.5
    氟化物
    3.0
    總汞
    0.001
    總鉛
    0.1
    總砷
    0.05
    總鎘
    0.005
    六價鉻
    0.1
    (3)土壤質量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依據GB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二級標準為保障農業生產維護人體健康的土壤有害物限值),見表三:
    表三                         土壤質量的監測參數和關鍵限值
    項目
    指標(mg/kg)
    PH值
    <6.5
    6.5-7.5
    >7.5
    0.30
    0.60
    1.0
    0.30
    0.50
    1.0
    40
    30
    25
    250
    300
    350
    150
    200
    250
    六六六
    0.50
    滴滴涕
    0.50
     
    2. 監控方法
    針對顯著危害,制定一系列的監控措施:
    ⑴ 化學危害如重金屬、化肥農藥殘留,農膜增塑劑殘留等
    這些危害主要是前期作物使用化肥農藥不當而遺留的殘留物;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于關鍵限值和監視方法,進行測定是相當困難的:一是獲得結果需要的時間較長,二是費用太高。因此,一般的農場、農戶不可能接受經常性的分析測試。為此,本課題組確定把選地時的檢測作為對CCP的一種驗證方法,凡選擇新基地,或在相當一段時間間隔后,或生產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才監測上述限值。但同時,本課題組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以確保選址能符合要求:
    ① 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并盡可能使用有機肥,禁用藥品堅決不用;
    ② 建立緩沖帶,種植如香蕉類作物作為天然屏障,以減少如車輛尾氣造成的重金屬污染等;
    ③ 灌溉水保持清潔,專用水渠灌溉作物。
    (2) 生物危害:主要是病菌和害蟲
    針對這個問題,本課題組采用制定合理生產計劃,包括合理的肥水管理、作物輪作、多樣化間作、套種計劃等,綜合防治病菌與害蟲。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題組確定優地農場的第一個關鍵控制點的監視系統的主要內容如下:
    (1)空氣、水源、土壤質量檢測報告。其限值參考本文表一、表二與表三,在新建基地前進行,在基地建成投產后定期作為本關鍵控制點受控的驗證方法。
    (2) 交通道路變化。關鍵在于監視基地與交通要道的距離與屏障,預防交通廢氣帶來的空氣和土壤的危害。將基地與交通要道的距離作為這一監視對象的限值,到底多遠適宜,還應考慮中間屏障物的情況以及周圍環境對空氣流動的影響。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量大,但由于排放位置低,漂移距離有限。一般地,同時考慮交通便利的生產經營需要,這個距離宜設在1-3公里。當基地空氣流動快,與交通要道之間的屏障好,則距離小些,反之大些。監視的頻率應在基地選址時,或者附近交通道路發生變化時進行。當發生偏離時,應對照空氣質量、土壤質量的監測參數和限值,依據GB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與GB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進行抽樣檢測。
    (3) 區域內的重大事件:當農場內的活動或產品發生重大變化時,包括農業企業應付大規模的病蟲害災情時采取的非常手段, “三廢”或其他有害物質的排放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水、空氣和土壤的質量等。當重大事件發生時,農場應對事件的全過程進行密切監視,并隨時評估其影響,監視的方法視乎事件的性質及其可能帶來的危害細節(何種污染物)而定。一旦懷疑事件可能改變農場空氣、水源或土壤質量時,應進行檢測驗實。當檢測不合格時,由于農場沒有能力去對這些事件施加影響,農場的糾正措施一是將蔬菜定為不合格,不進行銷售。二是準備搬遷或改變品種,選擇對該種危害不敏感且沒有富集效應的品種。
    (4)區域內新項目的興建:興建新項目帶來新環境影響因素。農場應了解新項目的環境評價報告,了解新項目的產品和“三廢”排放的情況,評估新項目是否會對農場的空氣、水源和土壤產生影響。
    (5)監視生物的活動:針對農場環境污染物的情況,選擇敏感的植物和動物作為生物監視指標。觀察其生長情況,據以判斷環境污染是否偏離。
    (6)生產計劃和土地使用記錄:監視基地的生產管理情況,以確定是否有因生產本身帶來的環境危害。
    四、討論
    種植場所的選擇作為種植業HACCP管理體系的第一個關鍵控制點,對作物和農場經營的影響是長期和直接的。特別環境因素對種植場所產生的影響,農場經營者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旦發生偏離,最終只能停止生產,另擇新址重建基地。這樣,必然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所以,對種植場所的選擇,除作為關鍵控制點管理外,還應從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和經濟活動發展趨勢上進行宏觀把握。
    原文下載: 種植業實施HACCP的第一個關鍵控制點分析
    編輯:zhanhui

     
    關鍵詞: HACCP 種植業
    [ 網刊訂閱 ]  [ HACCP研討會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HACCP研討會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44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4 M